问春何处,花落莺无语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点绛唇·长安中作》

沙际春归,绿窗犹唱留春住。问春何处,花落莺无语。
渺渺吟怀,漠漠烟中树。西楼暮,一帘疏雨,梦里寻春去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场景,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传递出淡淡的怅惘之情。

"问春何处"——像是在寻找春天的踪迹,带着一点迷茫和期待。春天明明就在身边,却还要问"在哪里",这种明知故问的手法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对春天即将逝去的不舍。

"花落莺无语"——用两个具体的画面传递出春日的静谧。花瓣静静飘落,连平时叽叽喳喳的黄莺都不出声了,整个画面突然安静下来。这种静中有动的描写,让人仿佛能看到花瓣飘落的轨迹,听到原本应有的鸟鸣声的缺席。

整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最平常的春日景物(春花、莺鸟)营造出特别的意境
2. "问"字让静态的画面有了人的情感参与
3. "无语"的反常描写反而比直接写"有声"更有表现力
4. 短短十个字就完成了从寻找春天到感受春逝的情绪转变

这种写法就像用简笔画勾勒出丰富的意境,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,每个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不同的春日情怀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