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大白话来说,讲的是生命凋零的旅程刚刚开始,而人心中那份唏嘘感慨却不知何时才能平息。
拆解来看:
1. "徂落方自此"
"徂落"就是草木枯萎凋零,这里比喻生命的逝去。"方自此"意思是"才刚开始"——诗人用最自然的景象(比如秋天落叶),暗示人生无常的开端,带着一种无法挽回的无奈感。
2. "感叹何时平"
"感叹"是人对命运、时光的无力感,"何时平"像在问"这种难受什么时候是个头?"——不是真的求答案,而是表达情绪像波浪一样反复涌来,根本停不下来。
为什么打动人?
- 时间与情绪的对抗:明明生命消逝是客观过程,但人的主观感受(不甘、悲伤)却久久不能和解,这种矛盾谁都经历过。
- 留白的艺术:没说具体为谁感叹(可能是自己、他人或时代),留给读者代入自己的故事,比如面对亲友离世、青春逝去时的共鸣。
类似的生活体验:
就像看到一片叶子从树上落下,明知这是自然规律,但心里还是会咯噔一下,甚至联想到"某一天我也会这样"。诗句把这种瞬间的惆怅拉长成了永恒的叩问。
陈子昂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