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流千丈忽当眼,芥蒂一洗平生胸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游黄华山》

译文瞬间那高悬千丈的瀑布尽收眼底,把平生的沉郁忧闷一下清洗干净。

赏析此句诗意壮阔,想象奇特,描写诗人观瀑的感受,写出瀑布奔流的特点,给人积极的情感力量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画面:水流从千丈高处飞泻而下,突然映入眼帘,仿佛一瞬间冲走了人心里积压的所有烦恼。

前半句“悬流千丈忽当眼”用夸张的手法(千丈高的瀑布)和突然的视角转换(“忽当眼”),让人感受到自然奇景扑面而来的震撼力。就像我们突然看到一道巨大瀑布时,会不由自主屏住呼吸的瞬间。

后半句“芥蒂一洗平生胸”更妙,把内心的郁结比作能被水流冲走的尘土。“芥蒂”指那些细小的烦恼,“平生胸”代表积压多年的情绪,而“一洗”这个动作既干脆又有力,仿佛大自然用它的力量帮人完成了心灵大扫除。

整句诗的魅力在于:
1. 画面感极强:不用专业术语,直接用“千丈”“悬流”让读者脑补出瀑布的壮观。
2. 情感共鸣精准:谁都有过被自然美景治愈的体验,诗人把这种感受浓缩成“冲走烦恼”的动作,容易引发共鸣。
3. 反差带来的爽快感:巨大的瀑布与渺小的烦恼形成对比,用自然的力量反衬人心的释然,读起来特别解压。

就像今天有人说“看到大海瞬间想通了”,古人用瀑布表达了同样的豁然开朗——原来最好的心理医生,可能是大自然的一场视觉冲击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