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酣夜别淮阴市,月照高楼一曲歌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赠少年》

译文深夜畅饮即将作别淮阴的街市,月照高楼我们引吭高唱离别歌。

赏析此句点出话别的地点,“月照高楼”是景语,也是情语,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,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,又暗用汉代淮阴侯韩信的典故,表达了诗人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江湖豪情与人生况味的离别场景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画面感极强:前句"酒酣夜别淮阴市"像电影镜头——深夜的酒馆里,一群侠客喝得尽兴后抱拳告别,淮阴城的灯火在他们身后闪烁。后句"月照高楼一曲歌"突然拉远镜头,月光下的高楼传来最后的送别歌声,余音袅袅。

2. 四个关键元素构成意境:
- 酒(江湖气):暗示这是快意恩仇的侠客离别
- 夜(时间):加深了离别的惆怅感
- 月(环境):皎洁月光给场景蒙上诗意滤镜
- 歌(情绪):用歌声代替眼泪,更显豪迈洒脱

3. 妙在留白:不写具体人物和故事,但通过"酒""歌""夜别"等典型场景,让读者自动脑补出武侠小说般的画面——可能是侠士远行,也可能是挚友各奔前程。

4. 现代意义:这种描写触动了人类共通的情感,就像今天朋友聚会散场时,KTV里最后合唱的那首歌,路灯下挥手告别的身影,同样会让人心头一热。诗人用古典场景,精准击中了所有经历过离别的人的心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