拆桐花烂熳,乍疏雨、洗清明。

出自 宋代 柳永 《木兰花慢·拆桐花烂熳》

译文桐树花开绚丽烂漫,一阵疏雨刚过,郊外一片晴明清新,如同洗过一般。

注释桐花:桐树的花。疏雨:稀疏的小雨。

赏析此句兼写清明乍雨、群花烂漫,点出春日郊游的特定风物,一个“拆”字,写尽桐花烂漫的风致,“洗清明”,衬托出郊野的晴明清新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清明雨后桐花盛开的画面,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美:

1. 画面感十足:就像突然按下相机快门——大雨刚停,满树淡紫色的桐花"哗啦"一下全开了,花瓣上还挂着雨珠,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这种瞬间的惊艳被诗人精准捕捉。

2. 用字很讲究:"拆"字用得特别妙,让人仿佛听见"啪"的一声花苞绽开的声音;"烂熳"也不是随便说花多,而是形容花朵开得毫无保留,像孩子撒欢般热闹。

3. 节气把握准:清明时节特有的湿润空气、忽晴忽雨的天气,让桐花显得格外水灵。雨后初晴时那种万物被洗刷一新的感觉,正是春天最动人的时刻。

4. 情感藏在景里:虽然没直接写心情,但通过"乍"(突然)这个字,能感受到诗人发现花开时的惊喜,就像我们突然看见路边绽放的野花会忍不住"哇"出声来。

这种写法就像现在用手机拍短视频:短短十几个字,既有特写镜头(带雨滴的花),又有环境音(沙沙的雨声),还有转场效果(雨停花开的瞬间),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。

柳永
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