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阙轻遮翡翠帏,龙池遥望麴尘丝。
塞北梅花羌笛吹,淮南桂树小山词。
请君莫奏前朝曲,听唱新翻杨柳枝。
南陌东城春早时,相逢何处不依依?
桃红李白皆夸好,须得垂杨相发挥。
凤阙轻遮翡翠帏,龙池遥望麴尘丝。
御沟春水相晖映,狂杀长安少年儿。
金谷园中莺乱飞,铜驼陌上好风吹。
城东桃李须臾尽,争似垂杨无限时?
花萼楼前初种时,美人楼上斗腰支。
如今抛掷长街里,露叶如啼欲恨谁?
炀帝行宫汴水滨,数株残柳不胜春。
晚来风起花如雪,飞入宫墙不见人。
御陌青门拂地垂,千条金缕万条丝。
如今绾作同心结,将赠行人知不知?
城外春风吹酒旗,行人挥袂日西时。
长安陌上无穷树,唯有垂杨绾别离。(绾 一作:管)
轻盈袅娜占年华,舞榭妆楼处处遮。
春尽絮飞留不得,随风好去落谁家?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华丽而含蓄的宫廷画面,用两个精巧的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:
1. "凤阙轻遮翡翠帏"——诗人把宫门比作凤凰栖息的楼阁(凤阙),用"轻遮"二字写出珠帘半掩的朦胧美。翡翠色的帷帐既显富贵,又暗示着深宫重门后的神秘感,就像美人半遮面的风情。
2. "龙池遥望麴尘丝"——将皇家池塘比作龙居之地(龙池),从远处眺望时,新柳嫩芽如同酒曲发酵时扬起的细尘(麴尘丝),用饮食文化中的常见事物,把春天柳条的淡黄色写得既生动又接地气。
全句妙在:
- 用"凤""龙"点出皇家气象却不显呆板
- "轻遮""遥望"形成由近及远的空间层次
- 把柳絮比作酿酒粉尘,化平凡为神奇
- 看似写景,实则透露出对深宫佳人的遥思
就像用金丝绒幕布半掩的舞台,既让人看见华贵布景的一角,又留出无限想象空间,这种含蓄的美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刘禹锡
刘禹锡(772-842),字梦得,汉族,中国唐朝彭城(今徐州)人,祖籍洛阳,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,曾任监察御史,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。政治上主张革新,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。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(今湖南常德)。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、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“汉寿城春望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