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出郭,日已夕,航湖至普宁,遇道人参寥,问龙井所遣篮舆,则曰:以不时至,去矣。
现代解析
这段古文描述的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场景,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
"等我出城的时候,太阳已经快落山了。坐船渡过湖来到普宁,碰见个叫道人参寥的和尚。问他龙井那边派来接我的竹轿怎么没来,结果他说:'因为你没按约定时间到,轿夫已经回去了。'"
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:
1. 用最简练的文字画出了一幅"赶路图"——赶时间、渡船、找人、扑空,四个动作一气呵成
2. "不时至"三个字特别真实,把现代人也会遇到的"错过约定时间白跑一趟"的懊恼写得活灵活现
3. 通过和尚平淡的回答,反衬出主人公此刻的无奈,有种冷幽默的效果
4. 全句没有直接写心情,但通过"日已夕""遇""问""去矣"这些词,能感受到主人公从焦急到失望的情绪变化
就像现在发朋友圈吐槽"紧赶慢赶还是没赶上末班车"一样,古人用20个字就把这种日常小波折写得既生动又有韵味。
秦观
秦观(1049-1100)字太虚,又字少游,别号邗沟居士,世称淮海先生。汉族,北宋高邮(今江苏)人,官至太学博士,国史馆编修。秦观一 生坎坷,所写诗词,高古沉重,寄托身世,感人至深。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,多有遗迹。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,丽水的秦少游塑像、淮海先生祠、莺花亭;青田的秦学士祠;湖南郴州三绝碑;广西横县的海棠亭、醉乡亭、淮海堂、淮海书院等。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,墓碑上书“秦龙图墓”几个大字。有秦家村、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