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迟淑景,烟和露润,偏染长堤芳草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春日迟迟、生机盎然的画面,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自然之美。
1. "迟迟淑景"——春天像个温柔的女子,不慌不忙地走来。阳光和煦,白昼渐渐变长,让人感受到季节的从容。
2. "烟和露润"——晨雾像轻纱般飘荡,露珠像天然的滋养液。这里用"和"字巧妙地把雾气与露水融为一体,让人仿佛能触摸到空气的湿润。
3. "偏染长堤芳草"——最妙的是"染"字,像画家用画笔点染颜料,把整个河堤的草都染绿了。这个字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动态的生命力,展现出春天势不可挡的蔓延之势。
全句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对晨雾、露水、阳光、青草这些寻常景物的白描,自然流露出对春天的喜爱。特别是"偏染"二字,把无人关注的河堤小草写成春天特别眷顾的对象,赋予平凡景物诗意光彩,正是古人"万物有灵"自然观的生动体现。
柳永
柳永,(约987年—约1053年)北宋著名词人,婉约派代表人物。汉族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)人,原名三变,字景庄,后改名永,字耆卿,排行第七,又称柳七。宋仁宗朝进士,官至屯田员外郎,故世称柳屯田。他自称“奉旨填词柳三变”,以毕生精力作词,并以“白衣卿相”自诩。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,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,创作慢词独多。铺叙刻画,情景交融,语言通俗,音律谐婉,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,人称“凡有井水饮处,皆能歌柳词”,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,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,代表作 《雨霖铃》《八声甘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