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

出自 唐代 李白 《登单父陶少府半月台》

陶公有逸兴,不与常人俱。
筑台像半月,回向高城隅。
置酒望白云,商飙起寒梧。
秋山入远海,桑柘罗平芜。
水色渌且明,令人思镜湖。
终当过江去,爱此暂踟蹰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澈明亮的湖水画面,并由此引发对镜湖的联想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极强
"水色渌且明"就像用高清相机拍下的湖景特写:"渌"是那种带着生命力的青绿色,让人想起春茶的新芽;"明"则像阳光穿透水面,能看到水下晃动的光影。五个字就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
2. 巧妙的联想
诗人没有直接夸镜湖多美,而是用眼前湖水做引子。就像我们闻到桂花香会想起故乡,这种由相似事物触发的记忆,比直白的赞美更有感染力。

3. 留白的艺术
"思镜湖"三个字留足想象空间:可能是思念故乡的湖,可能是向往传说中的仙境,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情感。就像现代人看到银杏叶会想起某个秋天的校园,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有共鸣。

这种写作手法在今天依然实用:用具体意象唤起情感,比直接抒情更打动人。就像拍vlog时,与其说"我好感动",不如给一个微微颤抖的手部特写。

李白

李白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唐朝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。祖籍陇西成纪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叶城,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。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岁。其墓在今安徽当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陆有纪念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