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侯有佳句,往往似阴铿。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》
译文李白往往写出很美妙的诗文,写的就像阴铿那样好。
注释李侯:指李白。佳句:指诗文中精彩的语句,借指美妙的诗文。阴铿:南朝文学家,字子坚,官至陈晋陵太守、员外散骑常侍,长于五言诗,声律上已接近唐律诗,为杜甫所称赞。
赏析此句赞赏李侯才华出众,其诗句优美,常令人联想到古代诗人阴铿的佳作,展现了李侯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成就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的意思是:李侯(指李白)写的诗里常有绝妙好句,风格常常和南朝诗人阴铿相似。
分析起来很简单:
1. 夸人技巧——不说李白“天下无敌”,而是用“像阴铿一样好”来赞美,既具体又有文化底蕴。阴铿是南北朝著名诗人,以语言精炼、意境清新著称,用他作比,说明李白的诗句同样凝练动人。
2. 侧面赞美——作者不直接说李白多厉害,而是用“有佳句”“似阴铿”让读者自己联想:能和大诗人比肩,水平自然高超。
3. 留白艺术——只说“往往似阴铿”,却不解释具体哪里像,给人想象空间:是字句工整?还是意境悠远?让读者自己去品味李白的诗和阴铿的相似妙处。
这种评价方式既含蓄又精准,就像现在夸人“你打球像科比”,比直接说“你打球厉害”更有说服力,也更有味道。
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