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情燕子,怕春寒、轻失花期。

出自 宋代 李邴 《汉宫春·梅》

潇洒江梅,向竹梢疏处,横两三枝。东君也不爱惜,雪压霜欺。无情燕子,怕春寒、轻失花期。惟是有,年年塞雁,归来曾见开时。
清浅小溪如练,问玉堂何似,茅舍疏篱。伤心故人去后,冷落新诗。微云淡月,对孤芳、分付他谁。空自倚,清香未减,风流不在人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燕子来比喻那些因害怕困难而错过美好事物的人,写得既生动又深刻。

"无情燕子"——表面说燕子冷酷,实则是说人像燕子一样容易退缩。燕子本是报春使者,这里却成了胆小的象征,反差感很强。

"怕春寒"——点明退缩的原因。就像很多人因为害怕初春那点寒意,就躲在屋里不出门。诗人用"春寒"比喻人生中暂时的困难。

"轻失花期"——讲后果。春天最美好的花开时节,就因为那一点畏惧心理而白白错过。用"花期"代指人生机遇,暗示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再回来。

整句妙在把人生道理藏在自然现象里:我们常常像怕冷的燕子,因为畏惧眼前的小困难,反而错过了更大的美好。诗人用燕子这个鲜活意象,让这个道理变得特别有画面感——仿佛能看到瑟瑟发抖的燕子躲在屋檐下,而外面的春花正在盛开。这种借物说理的方式,比直接说教要高明得多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