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百里驱十五日,赣水苍茫闽山碧,横扫千军如卷席。

出自 《渔家傲·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》

译文在十五天里,红军长驱直入,从苍茫的赣江到青翠的闽山,驰骋七百余里,把来犯的敌人收拾得干净利索。

注释驱:驱逐,追击。赣水:赣江的旧称。横扫:南北为“纵”,东西为“横”,从东向西或从西向东进行扫荡叫“横扫”。千军:指大量的敌人。如卷席:像卷席子一样,极言收拾得干净利索。

赏析此句生动描绘了反第二次大“围剿”战斗的战局发展和红军攻无不克、战无不胜的伟大气魄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的是一支军队迅猛推进、势不可挡的战斗场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1. 速度与气势
"七百里驱十五日"像快进的战争纪录片——军队15天横扫700里(约350公里),相当于每天高强度行军23公里以上。这种闪电般的速度展现了部队极强的机动性和战斗意志,如同现代"闪电战"的古代版。

2. 战场画卷
"赣水苍茫闽山碧"用色彩勾勒行军路线:江西的赣江水雾迷蒙(苍茫),福建的群山青翠欲滴(碧)。这两个镜头切换,既交代了从江西到福建的转战路线,又用山水之美反衬战争的激烈,形成壮阔的视觉对比。

3. 力量感爆发
"横扫千军如卷席"是最震撼的特写:军队像卷起草席一样轻松击溃敌军。这个比喻把抽象的战局变得具体可感——既有秋风扫落叶的干脆利落,又有绝对力量碾压的霸气,让人瞬间理解什么叫"摧枯拉朽"的胜利。

全句精髓在于用三个镜头(行军速度、山水背景、战斗场面)层层递进,把宏大的战争场面浓缩成有画面感、有节奏感的诗句。即使不懂历史背景,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喷薄而出的胜利豪情和史诗气魄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