哀哉桃林战,百万化为鱼。

出自 唐代 杜甫 《潼关吏》

译文令人哀痛的是桃林塞那一败仗,唐军死伤极多,惨死黄河。

注释桃林:即桃林塞,指河南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方。

赏析此句写桃林之战的惨烈景象,诗人并没有忘记“前车之覆”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场景,用极简的文字传递出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。

"哀哉"是诗人发出的沉重叹息,像一声哽咽在喉的哭喊,奠定了全句悲怆的基调。"桃林战"三个字点明地点,让人联想到本该桃花盛开的美丽山林,却沦为血肉横飞的战场,形成强烈的画面反差。

最震撼的是"百万化为鱼"的比喻:无数士兵像被渔网打捞的鱼群般成片死亡,既写出战争规模之大(百万),又用鱼群任人宰割的意象暗讽统治者视人命如草芥。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残酷——鱼离开水只能窒息而死,正如士兵们在无意义的战争中白白送命。

全句仅11个字,却包含三个递进层次:先听见诗人的悲鸣,再看到染血的桃林,最后浮现百万尸体堆积如鱼的骇人场景。这种由情感渲染到画面冲击的递进,让读者仿佛亲历战场,感受到战争最真实的残酷。

杜甫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