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旷沙岸净,天高秋月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开阔宁静的秋夜图景,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大自然的美感。
"野旷沙岸净"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画面:空旷的原野上,沙石铺就的河岸干干净净,没有杂乱的东西。五个字就让人仿佛看到一片无人打扰的纯净天地,连脚下的沙粒都清晰可辨。
"天高秋月明"则把视线引向夜空:秋天特有的高远天空像被擦亮的玻璃,月亮悬在上面显得格外明亮通透。不用"皎洁""清辉"这些复杂词,单用"明"字就让人感受到月光清亮如水。
这两句诗妙在像用白话写实景,却充满诗意。不用任何修辞技巧,只是老实交代看到的景象:原野很空、河岸很净、天空很高、月亮很亮。但组合在一起就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,让人感受到秋夜特有的清爽宁静。就像用最简单的食材做出一道好菜,靠的是对自然观察的精准和文字搭配的火候。
谢灵运
谢灵运(385年-433年),东晋陈郡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出生在会稽始宁(今浙江上虞),原为陈郡谢氏士族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,小名“客”,人称谢客。又以袭封康乐公,称谢康公、谢康乐。著名山水诗人,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,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。由谢灵运始,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,最著名的是《山居赋》,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。谢灵运还兼通史学,工于书法,翻译佛经,曾奉诏撰《晋书》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晋书》录有《谢灵运集》等14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