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花自寒食,进节只愁余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寒食上冢》

迳直夫何细!桥危可免扶?
远山枫外淡,破屋麦边孤。
宿草春风又,新阡去岁无。
梨花自寒食,时节只愁予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寒食节时梨花盛开的景象,同时透露出诗人淡淡的忧愁。

用现代的话来说:寒食节到了,梨花在微冷的春风中绽放,本该是欣赏美景的时节,但诗人却感到一丝惆怅。这里的“愁余”可以理解为诗人触景生情,或许是感叹时光流逝,或许是怀念故人,又或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。

诗句的魅力在于:
1. 画面感强——短短几个字就勾勒出寒食时节梨花开放的清冷画面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2. 情感含蓄——没有直接说“我很伤心”,而是用“愁余”轻轻带过,留给读者想象空间。
3. 时节与心境结合——寒食节本身带有祭扫、怀念的意味,梨花的开放既美丽又短暂,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。

整体来看,这句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,表达了人在美好景物前反而生出的淡淡哀愁,容易引发共鸣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