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时石岭关山路?一望家山眼暂明。

出自 金朝 元好问 《秋怀》

凉叶萧萧散雨声,虚堂淅淅掩霜清。
黄华自与西风约,白发先从远客生。
吟似候虫秋更苦,梦和寒鹊夜频惊。
何时石岭关山路?一望家山眼暂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旅人站在石岭关前,望着远方家乡时的心情变化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感受它的动人之处:

1. 画面感极强的场景设定
"石岭关山路"五个字就勾勒出一幅山道崎岖的边关景象,让人仿佛看到陡峭的山路蜿蜒在乱石之间。这种具体的地理描写,比直接说"路途艰难"更有代入感。

2. 巧妙的情感转折
前半句用问句形式"何时能过这山路",透着赶路的疲惫和焦虑;后半句突然"望见家乡",就像阴天里突然透出一束阳光。这种心情的瞬间转变,生动展现了游子归乡的迫切。

3. 含蓄的深情表达
"眼暂明"这个细节最打动人——眼睛突然亮起来,不只是因为看见家乡,更是因为涌起的温暖回忆和期待。诗人没说"我很想家",但这个细微的神态变化,比直白的抒情更有感染力。

就像现代人长途开车疲惫时,突然看到家乡的路牌会精神一振,古人用诗意的语言捕捉了这种人类共通的体验。文字简练却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完成一幅"归乡情绪图",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。

元好问
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。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他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。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