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山与楚水,携手在何时。

出自 唐代 陈子昂 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二》

索居犹几日,炎夏忽然衰。
阳彩皆阴翳,亲友尽睽违。
登山望不见,涕泣久涟洏。
宿梦感颜色,若与白云期。
马上骄豪子,驱逐正蚩蚩。
蜀山与楚水,携手在何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简单的山水意象,表达了对友谊或合作的深切期盼。

“蜀山”和“楚水”分别代表四川的高山和两湖的江河,一山一水,一西一东,暗指相隔遥远的两地或两人。诗人用拟人手法,让山与水“携手”,仿佛它们是有情感的朋友,渴望跨越距离相聚。

精髓在于:
1. 以景喻情——不直接说“我想和你见面”,而是借山水之隔,委婉表达思念或合作之愿。
2. 跨越障碍的浪漫——山和水本无法移动,但诗人偏要它们“携手”,这种想象让平凡的景物有了生命力,传递出“距离再远也愿克服”的执着。

魅力在于:
- 短短十字,既有地理空间的壮阔感,又含人间情感的细腻,画面与情感浑然一体。
- 留白的艺术——不说明“为何携手”“何时携手”,留给读者无限联想,可能是友情、爱情,甚至家国理想。

普通人读来,既能感受到文字的美,又容易被这种“虽远必聚”的期待打动,因为它触动了人类共通的愿望:跨越阻隔,与珍视的人或事物相连。

陈子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