塞外草先衰,江南雁到迟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玉蝴蝶·秋风凄切伤离》

秋风凄切伤离,行客未归时。塞外草先衰,江南雁到迟。
芙蓉凋嫩脸,杨柳堕新眉。摇落使人悲,断肠谁得知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南北自然对比图,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了气候差异带来的直观变化。

"塞外草先衰"说的是北方边塞地区寒冷来得早,草木还没等到深秋就已枯黄凋零。一个"先"字点明了塞外植物生命的短暂,仿佛寒冷总是抢先一步截断生机。读者能瞬间联想到北方旷野上荒草瑟瑟的画面,感受到那份苍凉。

"江南雁到迟"则转向温润的南方,连大雁南迁的时间都比别处晚些。一个"迟"字既写出江南的温暖挽留了候鸟,也暗含人们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。仿佛江南用它的烟雨柔风,轻轻拖住了大雁北飞的翅膀。

两句对仗工整却毫不刻意,"草"与"雁"都是寻常物象,"先衰"与"到迟"都是动态过程。诗人通过这两种生物的不同反应,让读者不费力气就体会到:原来气候不是抽象概念,它就藏在草木的生长节奏里,刻在候鸟的迁徙路线上。这种把宏大地理差异转化为具体生命体验的手法,正是诗句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