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浇胸次不能平,吐出苍竹岁峥嵘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借酒消愁、借画抒怀的生动场景,我们可以拆解为两个层次来理解:
1. "酒浇胸次不能平"——酒入愁肠的爆发力
就像现代人心里憋屈时喝闷酒一样,诗人用烈酒冲刷胸中块垒,但发现越喝越躁动。这里的"不能平"特别传神,不是简单的"不开心",而是那种翻江倒海、按捺不住的激烈情绪,像碳酸饮料使劲摇晃后快要喷出来的状态。
2. "吐出苍竹岁峥嵘"——艺术创作的解压过程
喝到兴头上,诗人把情绪转化成笔下峥嵘的墨竹。这个"吐"字用得极妙,既是酒后呕吐的实写,更是情感宣泄的隐喻。画出来的竹子不是柔美的,而是带着岁月沧桑(岁峥嵘)的刚劲姿态,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去KTV吼歌、疯狂健身一样,把情绪转化成有形的创作。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憋不住-爆发-转化"的情绪链条:酒越喝越躁动→躁动催生创作冲动→最终化作有生命力的艺术。这种真实的情感转化过程,让古今读者都能产生共鸣——原来古人排解郁闷的方式,和我们今天本质上没什么不同。
黄庭坚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