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驿春回,望寄我、江南梅萼。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解连环·怨怀无托》
怨怀无托。嗟情人断绝,信音辽邈。纵妙手、能解连环,似风散雨收,雾轻云薄。燕子楼空,暗尘锁、一床弦索。想移根换叶,尽是旧时,手种红药。汀洲渐生杜若。料舟依岸曲,人在天角。谩记得、当日音书,把闲语闲言,待总烧却。水驿春回,望寄我、江南梅萼。拚今生,对花对酒,为伊泪落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词描绘了一个动人的春日场景:在水边的驿站,冬去春来,主人公遥望远方,期盼有人能从江南寄来一枝梅花。
1. 画面感极强
“水驿春回”四个字就勾勒出地点(水边驿站)、季节(初春)——驿站本是漂泊之地,但“春回”二字带来暖意,暗示旅人内心的期待。
2. 情感藏在细节里
“望寄我、江南梅萼”是点睛之笔:
- “望”字:不是随意看看,而是长久凝望,带着渴望。
- “江南梅萼”:江南的梅花象征高洁与思念,含苞待放的“萼”更显娇嫩,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。
3. 留白的艺术
全句没直接说“我想你”,但通过“盼寄梅花”的动作,把思念和孤独写得含蓄又浓烈。驿站是孤独的,而江南的梅花成了情感的纽带,让相隔两地的人有了温暖的联结。
为什么动人?
它把“等待”这种抽象情绪,变成可触摸的画面:春水、驿站、一枝未开的梅花。我们都能代入那种“在异乡等待远方牵挂”的心情,简单却余味悠长。
周邦彦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