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琴机虑静,空伴夜泉清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早秋山居》

山近觉寒早,草堂霜气晴。
树凋窗有日,池满水无声。
果落见猿过,叶干闻鹿行。
素琴机虑静,空伴夜泉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夜晚抚琴时的宁静画面,核心在于传递"独处时的清幽心境"。

"素琴机虑静"可以理解为:当手指触碰质朴无华的琴弦时,日常的烦扰杂念就像被按下暂停键。这里的"素琴"暗示不追求华丽技巧,而是用简单乐器获得精神满足;"机虑静"生动表现了现代人渴望却难得的"大脑放空"状态。

"空伴夜泉清"则构建出极具电影感的场景:琴声与暗夜中隐约的泉水声相互应和,但本质上仍是独自一人。这个"空"字很妙,既说环境空旷无人,也暗指内心放空无杂念。夜泉的"清"既是听觉上的清澈水声,也是心理上的清爽感受。

整句诗打动人的地方在于,它用极简的意象(琴、泉水、夜色)搭建出一个能让现代人共鸣的"精神避风港"——不需要昂贵道具或特殊场地,只要有一颗沉淀下来的心,就能在平凡事物中找到治愈力量。这种穿越千年的心灵共鸣,正是古典诗句的魅力所在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