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

出自 唐代 李商隐 《辛未七夕》

译文从来上天布满彩霞直垂银河畔,岂必硬要等待那金风四起玉露凝成之时?

注释碧落:道教语谓天界,这里指天空。金风玉露时:指秋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。

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之畔相会的浪漫场景,强调了佳期之难得与珍贵,同时传达出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与赞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场景,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:

"碧落银河畔"说的是织女日常居住的地方——像青瓷般透亮的天空高处,那里有繁星汇聚的银河岸边。这里用"碧落"(青天)和"银河"两个意象,瞬间构建出仙境般的画面感。

"金风玉露时"指的是秋天白露时节,凉风带着金属般的清冽,露珠像玉石般晶莹。诗人特意选择这两个带着贵重感的自然意象(金风、玉露),暗示一年一度的相会时刻珍贵非常。

全句的精妙在于:明明是天仙的爱情故事,却用"可要"(是否需要)这个带着人间烟火气的反问,把高高在上的神话拉回到普通人的情感层面。仿佛在说:就算是神仙眷侣,不也渴望着在最好的时节相见吗?这种对永恒爱情的温柔叩问,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。

李商隐
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