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道行人雁后归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南乡子·新月又如眉》

新月又如眉。长笛谁教月下吹。楼倚暮云初见雁,南飞。漫道行人雁后归。
意欲梦佳期。梦里关山路不知。却待短书来破恨,应迟。还是凉生玉枕时。

现代解析

“漫道行人雁后归”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,可以这样理解:

1. 字面意思
“漫道”指漫长的道路,“行人”是赶路的人,“雁后归”指大雁已经飞回(通常秋天南飞,春天北归)。连起来就是:在漫长的路上,旅人看着大雁都已归去,自己却还在漂泊。

2. 深层情感
- 对比的孤独:大雁有固定的迁徙规律,而行人归期未定,突显游子的无依和思乡。
- 时间的沉重:“雁后归”暗示季节变换,传递出“时间流逝,我却滞留”的无奈。
- 含蓄的思念:不直接说“我想家”,而是借大雁反衬,更显情感细腻。

3. 为什么动人?
用常见的自然景象(大雁)勾起共鸣,短短七个字,既有画面感,又留白让人联想自己的经历。比如今天离乡工作的人,看到这句可能会想起“同事都放假回家了,我还在加班赶项目”的类似心情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