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,蔽林间窥之。

出自 唐代 柳宗元 《黔之驴》

  黔无驴,有好事者船载以入。至则无可用,放之山下。虎见之,庞然大物也,以为神,蔽林间窥之。稍出近之,慭慭然,莫相知。

  他日,驴一鸣,虎大骇,远遁;以为且噬己也,甚恐。然往来视之,觉无异能者;益习其声,又近出前后,终不敢搏。稍近,益狎,荡倚冲冒。驴不胜怒,蹄之。虎因喜,计之曰:“技止此耳!”因跳踉大㘎,断其喉,尽其肉,乃去。

  噫!形之庞也类有德,声之宏也类有能。向不出其技,虎虽猛,疑畏,卒不敢取。今若是焉,悲夫!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描述了一只老虎初次见到某种庞然大物时的反应,非常生动有趣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老虎的心理活动
就像人类突然遇到陌生事物一样,老虎看到这个"大家伙"时完全被震住了。它本能地觉得这肯定是个"神灵"般的存在,这种判断反映出动物对未知事物天然的敬畏心理。

2. 观察方式很传神
"蔽林间窥之"这个动作特别形象——老虎不是大大方方走出来看,而是躲在树林后面偷偷观察,活像我们人类遇到害怕又好奇的事情时,躲在门缝后偷看的样子。这种躲躲藏藏的姿势,把老虎既害怕又想探究的矛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3. 文字画面感强
短短一句话就勾勒出完整的场景:体型巨大的神秘生物,警惕的老虎,幽深的树林,以及那种屏息凝神的紧张氛围。作者用"庞然大物"和"蔽""窥"这几个词,就像用镜头语言一样,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了这个有趣的场景。

这种描写之所以经典,是因为它用最简练的语言,既写出了动物的自然反应,又暗含了人类共通的体验——我们面对陌生事物时,不也常常既害怕又好奇吗?

柳宗元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