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人醉语园中烟,晚华已散蝶又阑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:一位微醺的美人在花园中呢喃,暮色里花朵已经凋谢,蝴蝶也飞走了。
前半句“美人醉语园中烟”通过三个细节传递出朦胧的美感:
1. 醉态:美人略带酒意,暗示放松恣意的氛围;
2. 低语:轻声说话的模样,给人温柔又神秘的联想;
3. 烟霭:花园里薄雾缭绕,像给场景蒙上一层柔光滤镜。
后半句“晚华已散蝶又阑”用自然变化暗喻时光流逝:
- 凋谢的花(晚华已散)和离去的蝴蝶(蝶又阑)形成双重意象,既说春天将尽,也隐喻欢宴终会散场。
精髓在于:诗人用短短14字,把“短暂的美好”凝固成了一幅画——醉人的时刻、消散的繁华、自然的更替,共同营造出一种甜蜜又怅惘的复杂情绪,让人联想到所有美丽却易逝的事物。
李贺
李贺(约公元791年-约817年),字长吉,汉族,唐代河南福昌(今河南洛阳宜阳县)人,家居福昌昌谷,后世称李昌谷,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。有“诗鬼”之称,是与“诗圣”杜甫、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佛”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。著有《昌谷集》。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,与李白、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。有“‘太白仙才,长吉鬼才’之说。李贺是继屈原、李白之后,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。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,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,元和八年(813年)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,27岁英年早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