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自萧关起战尘,河湟隔断异乡春。

出自 唐代 司空图 《河湟有感》

译文自从萧关一战后,春风便再也吹不到河湟地区了。

注释萧关:古关塞名,故址在宁夏固原县北。河湟:黄河与湟水,指河西、陇右地区。异乡:此谓异域。

赏析此句用“隔断异乡春”形象地表明河湟与内地音讯不通,处于西地分裂局面的状况,揭示了吐蕃借唐朝内乱乘机攻占河湟的历史事实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荒凉和隔绝感,用最朴实的画面触动人心。

“萧关起战尘”就像电影开场:西北边塞突然扬起沙尘,不是自然的风沙,而是军队铁蹄踏出的战争硝烟。一个“自”字让读者瞬间置身事发地,亲眼看见和平如何被打破。

“河湟隔断异乡春”用地理名词构成强烈对比:河湟地区(今甘肃青海一带)本应是春意盎然的地方,却被战争硬生生切断了与春天的联系。这里的“异乡春”有三层味道——既是戍边将士回不去的故乡春光,也是当地百姓被战争摧毁的正常生活,更像被血色掩盖的自然春色。

诗人没有直接写流血牺牲,而是用“隔断春天”这个意象,让读者自己体会:战争摧毁的不仅是生命,还有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所有想象。这种留白手法,比直接描写惨状更有冲击力。就像看见被炮火炸毁的花园,比看见尸体更让人心痛——因为它提醒我们,战争连“希望”都要连根拔起。

司空图

司空图(837~908)晚唐诗人、诗论家。字表圣,自号知非子,又号耐辱居士。祖籍临淮(今安徽泗县东南),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(今山西永济)。唐懿宗咸通十年(869年)应试,擢进士上第,天复四年(904年),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,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,被放还。后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唐哀帝被弑,他绝食而死,终年七十二岁。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,《二十四诗品》为不朽之作。《全唐诗》收诗三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