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虞美人·曲阑干外天如水》

曲阑干外天如水。昨夜还曾倚。初将明月比佳期。长向月圆时候、望人归。
罗衣著破前香在。旧意谁教改。一春离恨懒调弦。犹有两行闲泪、宝筝前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动人的画面:一个人常常在月圆之夜,抬头望着月亮,期盼心中挂念的人归来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美:
1. 时间选得巧妙——月圆象征团圆,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。月亮越圆满,人心越空缺。
2. 动作简单却深情——"望"这个动作包含了多少牵挂、多少期待。不是大声呼喊,而是静静凝望,更显思念之深。
3. 留白艺术——没说"谁在望",也没说"望谁",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故事。
4. 永恒感——古往今来,多少离人都在重复这个望月盼归的动作,道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。

就像今天我们看着手机等待重要消息一样,古人望着月亮等待归人。虽然时代变了,但等待时那种焦灼、期盼、失落交织的心情从未改变。短短十一个字,就让我们看到了跨越千年的相思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