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燕一双娇语碎,翠屏十二晚峰齐,梦魂消散醉空闺。

出自 五代 毛熙震 《浣溪沙·花榭香红烟景迷》

译文紫燕双飞,娇声碎语,画屏上巫山十二晚峰林立。她在空闺中神情如痴如醉,宛如梦境,魂魄飘散。

注释紫燕:又称越燕,燕之一种。碎:形容燕语呢喃之声细密而清脆。十二晚峰:指画屏上巫山十二峰的晚景。

赏析女子的视线由室外渐渐收回到室内,她所见是紫燕双飞、晚屏峰翠,于是引起遐想,从其“醉空闺”的神情中,表现她“梦魂消散”的幽怨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又带着淡淡哀愁的画面,用三个层次传递出女子的孤独与思念:

1. 动静结合的春日图景
"紫燕一双娇语碎"像特写镜头:一对紫燕在屋檐下叽叽喳喳,叫声细碎亲密。用燕子成双的活泼反衬出人的形单影只,"碎"字既写鸟鸣声,也暗示女子被搅乱的心绪。

2. 压抑的黄昏氛围
"翠屏十二晚峰齐"拉开远景:傍晚的青山像十二扇屏风,整齐地围住庭院。翠绿本应生机勃勃,但"齐"字显出山峰冷漠的规整感,仿佛把女子困在封闭空间里。

3. 醉梦中的空虚
最后"梦魂消散醉空闺"直接点题:女子借酒消愁醉倒闺房,连梦里短暂的欢聚也像烟雾般消散了。"空"字既是房间的空荡,更是心里的空洞,连用"醉""梦""消"三个飘忽的动词,让愁绪有了流动感。

全诗妙在"以乐景写哀"——用燕子嬉戏、青山翠屏这些明媚意象,反衬出深闺寂寞,比直接写"我好孤独"更有感染力。就像我们现代人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晒团聚,反而更觉自己冷清一样,这种对比手法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共鸣。

毛熙震

[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]字不详,蜀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。曾为后蜀秘书监。熙震善为词,今存二十九首,(见《唐五代词》)辞多华丽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