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落,烟薄,谢家池阁,寂寞春深。

出自 五代 孙光宪 《河传·花落》

花落,烟薄,谢家池阁,寂寞春深。翠蛾轻敛意沉吟,沾襟,无人知此心。
玉炉香断霜灰冷,帘铺影,梁燕归红杏。晚来天,空悄然,孤眠,枕檀云髻偏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的凄清画面,用四个简洁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寂寥之感。

1. "花落"是动态的凋零
花瓣飘落不仅是春天的逝去,更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。这种下坠感让读者仿佛能看见残花打着旋儿落地的过程。

2. "烟薄"是朦胧的视觉
薄雾般的轻烟笼罩场景,既模糊了视线又营造出虚幻感。这个意象巧妙地把自然环境与人物心境联系起来,就像愁绪一样挥之不去。

3. "谢家池阁"藏着典故
借用了南朝谢氏家族的典故,暗示这里曾是繁华之地。如今只剩空荡的楼阁水池,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,让寂寞感更具冲击力。

4. "寂寞春深"是情感爆发点
前三个意象都在为最后的"寂寞"蓄势。用"春深"替代"暮春",既点明时节,又暗含"春愁渐深"的双关意味,使整句的意境得到升华。

这组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:镜头从飘落的花瓣拉到薄雾中的楼阁,最后定格在人物凭栏寂寞的特写。短短十二个字,用视觉、触觉到心理感受的层层递进,让读者体会到繁华褪尽后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