泪添九曲黄河溢,恨压三峰华岳低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用夸张的比喻描绘了极度的悲伤和怨恨,就像往黄河里倒眼泪能让河水漫出河道,心中的恨意能把高耸的华山都压矮。
作者用"黄河"和"华山"这两个中国人熟悉的壮阔景象作对比——黄河本就汹涌,眼泪多到能让黄河决堤,可见悲伤有多深;华山是五岳之一,巍峨险峻,但恨意居然能把它压得低垂,可见怨恨有多重。这种写法把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,让读者瞬间体会到那种排山倒海般的痛苦情绪。
这种表达手法很像我们平时说"哭成泪人"、"气得冒烟",但诗人把程度放大到自然界的尺度,让情绪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。既展现了汉语的夸张之美,也说明真正浓烈的情感,确实能让人产生"撼天动地"的错觉。
王实甫
王实甫(1260年-1336年),名德信,大都(今北京市)人,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(今定兴县)。元代著名戏曲作家,杂剧《西厢记》的作者,生平事迹不详。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,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,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,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,成为中国戏曲史上“文采派”的杰出代表。著有杂剧十四种,现存《西厢记》、《丽春堂》、《破窑记》三种。《破窑记》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,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。另有《贩茶船》、《芙蓉亭》二种,各传有曲文一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