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时思报国,拔剑起蒿莱。

出自 唐代 陈子昂 《感遇诗三十八首·其三十五》

本为贵公子,平生实爱才。
感时思报国,拔剑起蒿莱。
西驰丁零塞,北上单于台。
登山见千里,怀古心悠哉。
谁言未亡祸,磨灭成尘埃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心怀家国的普通人,在乱世中挺身而出的形象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1. 情境代入:就像现代人看到国家需要时,会放下手机从沙发上站起来一样,"拔剑起蒿莱"展现的是一个人从平凡生活中突然觉醒的瞬间。蒿莱指杂草丛生的荒地,比喻普通人的生活环境。

2. 动作张力:连续两个动词"拔剑"和"起"形成强烈动感,就像电影里英雄突然起身的慢镜头。没有华丽辞藻,但让人仿佛看见尘土飞扬中,一个普通人握紧武器站起来的画面。

3. 精神共鸣:诗句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正义冲动。就像消防员冲向火场、普通人见义勇为时的本能反应,这种"该出手时就出手"的质朴勇气,跨越千年依然让人热血沸腾。

全句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它把崇高的报国情怀,用"田间地头突然站起来"这样接地气的场景来表达,让伟大回归平凡,又让平凡显出伟大。

陈子昂

陈子昂(公元661~公元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省射洪市)人,唐代文学家、诗人,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。因曾任右拾遗,后世称陈拾遗。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,其诗风骨峥嵘,寓意深远,苍劲有力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《感遇》38首,《蓟丘览古》7首和《登幽州台歌》、《登泽州城北楼宴》等。陈子昂与司马承祯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