争奈云收雨散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烛影摇红·芳脸匀红》

芳脸匀红,黛眉巧画宫妆浅。风流天付与精神,全在娇波眼。早是萦心可惯。向尊前、频频顾眄。几回想见,见了还休,争如不见。
烛影摇红,夜阑饮散春宵短。当时谁会唱阳关,离恨天涯远。争奈云收雨散。凭阑干、东风泪满。海棠开后,燕子来时,黄昏深院。

现代解析

“争奈云收雨散”这句话用自然景象比喻人事无常,核心意思是“可惜欢聚太短,转眼就散了”。

拆解分析:
1. 画面感:用“云雨”暗指短暂的欢愉(如恋人相会、朋友畅谈),而“收、散”像镜头切换,瞬间从亲密变成分离,画面对比强烈。
2. 情绪传递:“争奈”(即“怎奈”)带着无奈叹息,明明不舍却无力挽回,像我们常说“要是时间能停住就好了”。
3. 留白之美:不直接说“人走了”,而用“云雨消散”暗示,给人想象空间——可能是爱情结束、宴席散场,或理想落空,不同人能代入自己的故事。

为何动人?
它把人生常见的遗憾提炼成自然现象,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可感。就像今天说“快乐像彩虹,转眼就没了”,古人用更诗意的“云雨”表达,含蓄却戳心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