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介乎天地之间,则固不能无过,卒不害圣且贤者何?

出自 宋代 王安石 《原过》

  天有过乎?有之。陵历斗蚀是也。地有过乎?有之。崩弛竭塞是也。天地举有过,卒不累覆且载者何?善复常也。人介乎天地之间,则固不能无过,卒不害圣且贤者何?亦善复常也。故太甲思庸,孔子曰勿惮改过,扬雄贵迁善: 皆是术也。

  予之朋,有过而能悔,悔而能改,人则曰:“是向之从事云尔。今从事与向之从事弗类,非其性也,饰表以疑世也。”夫岂知言哉?天播五行于万灵,人固备而有之。有而不思则失,思而不行则废。一日咎前之非,沛然思而行之,是失而复得,废而复举也; 顾曰:“非其性”,是率天下而戕性也。

  且如人有财,见篡于盗,已而得之,曰:“非夫人之财,向篡于盗矣”,可欤?不可也!财之在己,固不若性之为己有也。财失复得,曰:“非其财”,且不可;性失复得,曰:“非其性”,可乎?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的意思是:人活在天地之间,不可能不犯错,但为什么有些人最终能成为圣贤呢?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1. 承认人性不完美 - 就像再干净的房子也会落灰一样,是人就会犯错,这是自然规律。
2. 关键在态度 - 圣贤和普通人的区别不在于不犯错,而在于犯错后的表现:敢不敢认错、能不能改错、会不会从错误中学习。
3. 成长型思维 - 就像树木受伤后会结疤长得更结实,圣贤把错误当成进步的阶梯,错误反而让他们更强大。

这句话的精妙在于打破了"圣贤=完美"的刻板印象,告诉我们真正的优秀不是不犯错,而是如何面对错误。就像现在说的"失败是成功之母",古人早就用更诗意的方式讲明白了这个道理。

王安石
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号半山,谥文,封荆国公。世人又称王荆公。汉族,北宋抚州临川人(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),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欧阳修称赞王安石:“翰林风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怜心尚在,后来谁与子争先。”传世文集有《王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等。其诗文各体兼擅,词虽不多,但亦擅长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。”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