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生半世看墨本,摩挲石刻鬓成丝。

出自 宋代 黄庭坚 《书摩崖碑后》

春风吹船著浯溪,扶藜上读《中兴碑》。
平生半世看墨本,摩挲石刻鬓成丝。
明皇不作苞桑计,颠倒四海由禄儿。
九庙不守乘舆西,万官已作鸟择栖。
抚军监国太子事,何乃趣取大物为?
事有至难天幸耳,上皇蹰蹐还京师。
内间张后色可否?外间李父颐指挥。
南内凄凉几苟活,高将军去事尤危。
臣结春秋二三策,臣甫杜鹃再拜诗。
安知忠臣痛至骨,世上但赏琼琚词。
同来野僧六七辈,亦有文士相追随。
断崖苍藓对立久,冻雨为洗前朝悲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痴迷于书法和碑刻艺术的一生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平生半世看墨本"——这人花了半辈子时间研究名家书法(墨本指名家手写的书法范本)。就像现在有人收藏字画成瘾,他看书法就像追星族翻偶像照片一样投入。

2. "摩挲石刻鬓成丝"——用手反复抚摸石碑上的刻字(摩挲),不知不觉头发都摸白了。就像现在有人盘文玩核桃包浆,他是用岁月在石碑上"包浆",连自己的头发都"盘"成了白色。

3. 画面感特别强: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白发老人,对着石碑又摸又看,完全沉浸在艺术中,连时间流逝都忘了。这种专注到忘我的状态,正是很多艺术家追求的境界。

4. 诗句用最日常的动作(看、摸),写出了最深沉的热爱。就像现在说"打游戏打到近视"、"追剧追出黑眼圈",古人用"鬓成丝"这个形象,把抽象的艺术痴迷写得特别生动。

这种把专业爱好写得接地气的表达方式,让即使不懂书法的人,也能感受到那份执着的美。

黄庭坚
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