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钗坠发双蜻蜓,碧尽山斜开画屏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唯美生动的画面,我们可以拆解成两个部分来理解:
前半句"长钗坠发双蜻蜓"像特写镜头:女子发髻上的长钗垂落,钗头装饰的蜻蜓仿佛要振翅飞走。"双蜻蜓"既点明首饰精巧(可能是对称的蜻蜓造型),又暗藏动感——让人联想到真蜻蜓停驻发间的错觉,瞬间让静态画面活了起来。
后半句"碧尽山斜开画屏"则突然拉开视野:青翠的山色斜映眼前,像突然展开的山水屏风。"碧尽"用颜色代指青山,"开画屏"的比喻既写实(山形如屏风)又写意(整个自然仿佛变成艺术品),这种从首饰到山川的视角跳跃,形成"以小见大"的奇妙效果。
诗人用14个字完成了三个魔法:①把首饰写出生命感 ②让自然风景变成人工艺术品 ③通过女子发饰与青山屏风的呼应,暗喻人与自然和谐如画。这种将微小细节与宏大景观巧妙勾连的手法,正是古典诗歌"尺幅千里"的独特魅力。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