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女子暗中观察心上人的场景,她偷偷打量对方的一举一动,内心经历着情感的挣扎。最终她得出一个直白的结论:与其这样躲躲藏藏地窥探,不如直接嫁给他,像鸳鸯一样双宿双飞。
诗人用"偷眼暗形相"生动刻画了怀春少女既害羞又好奇的心理——想看又不敢正大光明地看,只能偷偷瞄几眼。这种细腻的描写让人立刻联想到青春期的懵懂与悸动。
"作鸳鸯"的比喻特别巧妙,因为鸳鸯在传统文化中一直是恩爱夫妻的象征。这个意象既美好又通俗,让读者瞬间理解女子对美满婚姻的向往。
全句最精彩的是情感转折:从小心翼翼的试探(偷看),到豁然开朗的决定(不如嫁给他)。这种心理变化非常真实,把少女从犹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。即使放在今天,这种"喜欢就勇敢追求"的态度依然能引起共鸣。
温庭筠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