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阳楼畔千条路,一面新妆待晓风。

出自 唐代 温庭筠 《杨柳枝八首·其七》

御柳如丝映九重,凤凰窗映绣芙蓉。
景阳楼畔千条路,一面新妆待晓风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楼台旁杨柳依依的生动画面,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期待。

"景阳楼畔千条路"像用广角镜头拍下的全景:楼台旁无数柳枝垂落,像千万条绿色小路在空中交织。这里用"千条路"比喻柳枝,既显数量之多,又暗含"条条大路通春天"的趣味,把静止的柳枝写得充满动感。

"一面新妆待晓风"则像特写镜头:所有柳树整齐地换上嫩绿新衣,像梳妆完毕的少女,静静等待晨风来轻抚。一个"待"字最妙,把没有生命的柳树写得像含羞带怯的姑娘,清晨的微风成了她期待的舞伴。

诗人把常见的春柳写得如此灵动,关键在于两点:一是用拟人手法让柳树会"梳妆"、会"等待";二是抓住晨光微曦时那种万物将醒未醒的微妙时刻。我们读诗时仿佛能看见柳枝在晨光中泛着金边,能听见风来前那一刻温柔的寂静。这种对自然瞬间之美的捕捉,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温庭筠

温庭筠(约812—866)唐代诗人、词人。本名岐,字飞卿,太原祁(今山西祁县东南)人。富有天才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所以也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屡举进士不第,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官终国子助教。精通音律。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秾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