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屋寒窗底。

出自 宋代 周邦彦 《夜游宫·叶下斜阳照水》

叶下斜阳照水。卷轻浪、沈沈千里。桥上酸风射眸子。立多时,看黄昏,灯火市。
古屋寒窗底。听几片、井桐飞坠。不恋单衾再三起。有谁知,为萧娘,书一纸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“古屋寒窗底”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画面:一间年代久远的老房子,窗户破旧透风,寒气从窗缝里钻进来。短短五个字,却传递出丰富的意境和情感。

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的魅力:

1. 画面感极强
“古屋”让人联想到斑驳的墙壁、陈旧的木梁,而“寒窗”立刻让人感到冷风嗖嗖,仿佛能看到窗纸破洞、窗框摇晃的样子。不用任何修饰,直接呈现出一种荒凉萧索的氛围。

2. 隐藏的情绪
这句话没有直接写人,但通过环境描写暗示了居住者的境遇——可能是贫寒的书生,也可能是孤独的老人。寒冷不仅来自天气,更透露出人物内心的孤寂或清苦。

3. 留白的艺术
作者没有说“破旧”“贫穷”这些直白的词,而是用“古”和“寒”让读者自己联想。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画面更有冲击力,像一幅水墨画,寥寥几笔就让人浮想联翩。

这种写法在古诗文中很常见:用简单的景物组合,就能传递复杂的情感和故事。就像我们今天说“老房子漏风”,虽然直白,但少了那种耐人寻味的意境。

周邦彦
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