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云盖地雪作山,不惜黄金买衣服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,我们可以分两层来理解:
1. 画面感:前一句"黄云盖地雪作山"像电影镜头——狂风卷起漫天黄沙遮蔽大地,远处积雪的山峰像被推到了眼前。这里用"黄云"形容沙暴,"雪作山"的"作"字特别生动,仿佛积雪瞬间堆成了高山,让人感受到边塞地区变幻莫测的极端天气。
2. 人情味:后一句突然转到市井生活,说人们"不惜黄金买衣服"。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,御寒衣物成了保命刚需,再贵的皮袄也舍得买。一个"不惜"道出人在自然面前的务实态度,黄金虽贵,但比不上身体的温暖。这种对生活的直白态度,反而透出一种豪爽的生存智慧。
整体来看,诗人用14个字就完成了从宏大景观到人间烟火的自然切换,既让我们看到大自然的狂暴,又捕捉到普通人应对困境的生动反应,就像现在人遇到寒潮会抢购羽绒服一样真实。这种把极端天气和日常消费联系起来的写法,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共鸣。
王建
王建(768年—835年),字仲初,颍川(今河南许昌)人,唐朝诗人。出身寒微,一生潦倒。曾一度从军,约46岁始入仕,曾任昭应县丞、太常寺丞等职。后出为陕州司马,世称王司马。与张籍友善,乐府与张齐名,世称张王乐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