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蓬离本根,飘飖随长风。

出自 两汉 曹植 《杂诗七首》

高台多悲风,朝日照北林。
之子在万里,江湖逈且深。
方舟安可极,离思故难任。
孤鴈飞南游,过庭长哀吟。
翘思慕远人,愿欲托遗音。
形影忽不见,翩翩伤我心。

转蓬离本根,飘飖随长风。
何意回飚举,吹我入云中。
高高上无极,天路安可穷。
类此游客子,捐躯远从戎。
毛褐不掩形,薇藿常不充。
去去莫复道,沉忧令人老。

西北有织妇,绮缟何缤纷。
明晨秉机杼,日昃不成文。
太息终长夜,悲啸入青云。
妾身守空闺,良人行从军。
自期三年归,今已历九春。
飞鸟绕树翔,噭噭鸣索群。
愿为南流景,驰光见我君。

南国有佳人,容华若桃李。
朝游江北岸,夕宿潇湘沚。
时俗薄朱颜,谁为发皓齿。
俯仰岁将暮,荣曜难久恃。

仆夫早严驾,吾行将远游。
远游欲何之,吴国为我仇。
将骋万里涂,东路安足由。
江介多悲风,淮泗驰急流。
愿欲一轻济,惜哉无方舟。
闲居非吾志,甘心赴国忧。

飞观百余尺,临牖御棂轩。
远望周千里,朝夕见平原。
烈士多悲心,小人偷自闲。
国仇亮不塞,甘心思丧元。
拊剑西南望,思欲赴太山。
弦急悲声发,聆我慷慨言。

揽衣出中闺,逍遥步两楹。
闲房何寂寞,绿草被阶庭。
空室自生风,百鸟翩南征。
春思安可忘,忧戚与我幷。
佳人在远遁,妾身单且茕。
欢会难再遇,芝兰不重荣。
人皆弃旧爱,君岂若平生。
寄松为女萝,依水如浮萍。
赍身奉衿带,朝夕不堕倾。
倘终顾盻恩,永副我中情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“转蓬”比喻人生漂泊无依的状态,非常形象生动。蓬草是一种轻飘飘的植物,风一吹就会连根拔起,随风四处滚动。诗人用这个简单的自然现象,道出了人生中身不由己、随波逐流的无奈感。

“离本根”三个字点出了漂泊的根源—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。就像现代人离开家乡去外地打拼,或是被迫改变生活环境,都会产生这种无依无靠的感觉。“飘飖”这个词用得特别妙,既描绘出蓬草在空中轻飘飘打转的样子,又暗指人生起伏不定的状态。

最精彩的是“随长风”这个结尾。表面上写蓬草被大风裹挟,实则暗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。长风象征着不可抗拒的外力,可能是时代变迁、环境变化,或是生活压力。但诗人没有抱怨,只是平静地陈述这个事实,反而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其中深沉的人生况味。

整句诗的美在于,用最平凡的景物道出了最普遍的人生体验。即使过了千百年,现代人读来依然能产生共鸣——那些离乡背井的打工者、四处求职的毕业生、异国生活的移民,不都是当代的“转蓬”吗?

曹植
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省亳州市)人。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,建安文学代表人物。魏武帝曹操之子,魏文帝曹丕之弟,生前曾为陈王,去世后谥号“思”,因此又称陈思王。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、曹丕合称为“三曹”,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“天下才有一石,曹子建独占八斗”的评价。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“仙才”者,曹植、李白、苏轼三人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