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宵是除夕,明日又新年。

出自 明代 于谦 《除夕》

译文今晚是除夕之夜,明天就是新的一年。

注释除夕: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。旧岁至此夕而除,次日即新岁,故称。晋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至除夕,达旦不眠,谓之守岁。”《剪灯新话·三山福地志》:“更及一旬,当是除夕,君可于家专待。”清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·除夕》:“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。”

赏析此句描绘了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,既表达了除夕夜的温馨与欢乐,又寄托了对新年的美好期许,言简意赅,情感真挚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用最直白的语言道出了时间流逝的永恒主题。"今宵是除夕"像按下快门定格当下——我们正站在辞旧迎新的门槛上,热热闹闹地贴春联、吃团圆饭;而"明日又新年"突然拉开镜头,提醒我们这场欢聚后,时间列车会毫不犹豫地驶向新的起点。

诗人用"除夕"和"新年"两个标志性节点,像两扇相邻的门:一扇关上是过去的365天,一扇打开是未知的新旅程。这种写法让读者在喜庆中品出淡淡哲思——我们庆祝的不仅是节日,更是时间本身。就像现代人跨年时既欢呼"新年快乐",又忍不住感叹"时间过得真快",古今情感在此刻完全相通。

最妙的是"又"字,轻巧却有力。它暗示这种新旧交替不是第一次发生,也不会是最后一次,如同年轮周而复始。这种永恒循环的韵律,正是中国传统节日最动人的底色——在确定的仪式感中,拥抱充满变数的未来。

于谦

于谦(1398年5月13日-1457年2月16日),字廷益,号节庵,官至少保,世称于少保。汉族,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。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,得到明宣宗器重,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。明英宗时期,因得罪王振下狱,后释放,起为兵部侍郎。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,郕王朱祁钰监国,擢兵部尚书。于谦力排南迁之议,决策守京师,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。瓦剌兵逼京师,督战,击退之。论功加封少保,总督军务,终迫也先遣使议和,使英宗得归。天顺元年因“谋逆”罪被冤杀。谥曰忠肃。有《于忠肃集》。于谦与岳飞、张煌言并称“西湖三杰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