寄言纨绔与膏粱,莫效此儿形状。
出自 清代 曹雪芹 《西江月·批宝玉二首》
译文送给富贵哥儿们一句话:可别学贾宝玉这般模样。
注释寄言:告诉。纨绔:细绢裤,指代富贵人家子弟。膏粱:原指精美的食品,引申为富贵之家。效:效法,模仿。形状:样子。
赏析宝玉这样一个“无能第一”、“不肖无双”“于国于家无望”的人,自然难以进入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法眼,于是他就成了贵族之家纨袴与膏粱的反面教材。
现代解析
这句话直白来说就是:奉劝那些整天吃喝玩乐、沉迷享乐的富家子弟,别学这小子的德性!
它用两个生动的比喻戳中了要害:
1. "纨绔"指用华贵丝绸做裤子的公子哥,"膏粱"是顿顿大鱼大肉的美食家,合起来就是"土豪家的败家子"。
2. "形状"这个词很妙,表面说别学这人的外表做派,实际是骂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,连外表都不值得模仿。
作者用说反话的方式达到讽刺效果:表面劝人别学,其实是把这人当反面教材。就像现在说"千万别学隔壁小王天天打游戏",其实是在骂小王不务正业。这种含蓄的批评方式,既保持了文人风度,又让被骂的人脸上火辣辣的。
曹雪芹
曹雪芹(约1715年5月28日—约1763年2月12日),名霑,字梦阮,号雪芹,又号芹溪、芹圃,中国古典名著《红楼梦》的作者,祖籍存在争议(辽宁辽阳、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),出生于江宁(今南京),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,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,曹顒之子(一说曹頫之子)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年),幼子夭亡,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,卧床不起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除夕(2月12日),因贫病无医而逝。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,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(1764年2月1日)、甲申(1764年)初春之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