漫漫平沙走白虹,瑶台失手玉杯空。

出自 宋代 陈师道 《十七日观潮》

译文一望无垠的沙滩上,潮水涌上来了,像一道白色的长虹;我猜想,是不是瑶台仙人,失手把玉杯中的琼浆泼向了人间,如此奔腾汹涌。

注释漫漫平沙:广阔无边的江边平坦的沙滩。走白虹:走,奔跑和滚动;白虹,指钱塘江潮。瑶台:传说中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。失手:因没拿住(玉杯)而倒翻。

赏析此句描摹了一派极其雄壮的场面,通过白色长虹的比喻、瑶台泼酒的幻想,刻画了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色。

现代解析

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奇幻的画面,读起来像在眼前放电影:

第一句"漫漫平沙走白虹"——
想象无边的沙漠(平沙)上,突然出现一道白色长虹(可能是闪电或沙尘卷起的奇景),像一匹发光的绸缎贴着地面飞速移动。"走"字让画面活起来,仿佛虹会自己奔跑,充满动感和神秘感。

第二句"瑶台失手玉杯空"——
镜头突然切换到天上仙宫(瑶台),神仙不小心打翻了酒杯,琼浆玉液倾泻而下。这里用"失手"这个接地气的动作,把高高在上的仙境拉近到人间,让天象奇观瞬间有了故事性。

两句的妙处在于:
1. 用"白虹"对"玉杯",把自然现象和神话道具巧妙串联,虚实相生;
2. "走"和"失手"两个动态细节,让宏大场景变得生动有趣;
3. 读完会自然联想:沙漠奇观是不是神仙打翻的酒?这种留白让人回味。

本质上是用20个字拍了个特效大片,既有《国家地理》的壮观,又有《西游记》的想象力,还藏着点"人类在自然面前很渺小"的哲学味。

陈师道

陈师道(1053~1102)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履常,一字无己,号后山居士,汉族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,起为徐州教授,历仕太学博士、颖州教授、秘书省正字。一生安贫乐道,闭门苦吟,有“闭门觅句陈无己”之称。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,江西诗派重要作家。亦能词,其词风格与诗相近,以拗峭惊警见长。但其诗、词存在着内容狭窄、词意艰涩之病。著有《后山先生集》,词有《后山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