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才有志,成全半事;有才无志,白头了事;有才有志,做得大事。

出自 《余处恭少师左相郇公挽辞三首其》

译文如果没有才能但有志气,也能成就一半的事业;如果有才能但无志气,则会一事无成;如果有才能又有志气,就能成就大事。

赏析指人要想成就大事,既要有才华,又要有志气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用简单的比喻讲透了才华、志向与成就之间的关系,可以拆解成三层来理解:

第一层说"没才华但有志向的人,能做成一半的事"。就像普通人想盖房子,虽然不懂建筑知识,但只要肯每天搬砖运瓦,最终至少能搭出个遮风挡雨的棚子。志向是持续行动的燃料,能弥补能力的不足。

第二层讲"有才华没志向的人,一辈子碌碌无为"。好比天生会画画的人,如果整天躺着不动笔,老了顶多是个"曾经很有天赋"的普通人。才华像未开封的工具箱,没有使用它的决心就会生锈。

第三层指出"才华和志向兼备的人才能成大事"。如同科学家既有发明创造的智慧,又有"非要改变世界"的劲头,这种组合就像火箭配上导航系统,能突破常人难以到达的高度。

精髓在于强调志向比才华更关键——没志向的才华是浪费,没才华的志向仍有收获。它提醒我们:能力决定下限,但热情决定上限。普通人只要保持"非要做成"的狠劲,就算天赋平平,人生也能不断突破;而聪明人若只会空想,最终可能反被自己的才华所耽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