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三颜四,禹寸陶分。
译文曾参有三省,颜回有四德,夏禹珍惜光阴,陶侃珍惜一分一秒。
注释曾参:春秋末年思想家,儒家大家,孔子晚年弟子之一,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。
赏析这句诗体现了古人对时间利用的极致追求,珍惜时间,值得我们学习。颜回: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,儒客大家,孔门七十二贤之首。夏禹: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、夏朝开国君王。陶侃:东晋时期名将。
现代解析
“曾三颜四,禹寸陶分”这八个字看似简单,却浓缩了四位古人的品德智慧,用最精炼的方式传递了做人做事的道理。
前半句“曾三颜四”讲的是修身:
• “曾三”指孔子的学生曾子,他每天用三件事反省自己:帮人做事是否尽心?交友是否守信?学到的知识是否实践?这就像现代人的“每日复盘”,提醒我们言行要一致。
• “颜四”指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,他坚守四大美德:不冲动、不武断、不固执、不自以为是。这特别适合现代职场——遇到分歧时先冷静,别急着下结论,多听不同意见,放下“我一定对”的执念。
后半句“禹寸陶分”讲的是做事态度:
• “禹寸”说大禹治水时珍惜每一寸光阴,三过家门而不入。换成今天的话就是“Deadline面前,刷剧逛街靠边站”,高效利用时间才能成事。
• “陶分”指东晋名将陶侃,他把造船剩下的木屑竹头都分类收好,后来这些“废料”全派上大用场。这比现在“垃圾分类”更超前,教我们连边角料都要物尽其用。
这八个字的妙处在于:用四个历史人物的标志性特点,把抽象的道德准则变成具体的行为指南。就像四张古人发的“朋友圈截图”,曾子在打卡每日三省,颜回晒出情绪管理心得,大禹展示工作时间表,陶侃分享变废为宝攻略。放在今天,这些品质依然实用——曾子的反思能避免职场甩锅,颜回的克制适合网络骂战时自省,禹的惜时能治拖延症,陶的节俭思维正是环保生活的真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