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宿骎骎征骑,飞雪满孤村。

出自 宋代 孔夷 《南浦·旅怀》

风悲画角,听单于、三弄落谯门。投宿骎骎征骑,飞雪满孤村。酒市渐阑灯火,正敲窗、乱叶舞纷纷。送数声惊雁,乍离烟水,嘹唳度寒云。
好在半胧淡月,到如今、无处不销魂。故国梅花归梦,愁损绿罗裙。为问暗香闲艳,也相思、万点付啼痕。算翠屏应是,两眉馀恨倚黄昏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风雪中匆匆赶路、寻找落脚处的画面。我们可以拆解为三个生动细节:

1. "投宿骎骎征骑"——用马蹄声的急促("骎骎")表现旅途的紧迫感,就像现代人开车赶夜路时不断加速的引擎声,让人感受到旅人的疲惫和焦虑。

2. "飞雪满孤村"——用动态的"飞"字和覆盖的"满"字,把大雪拍打在脸上的寒冷感具象化。而"孤村"的设定特别巧妙:既说明找到了落脚点让人松口气,又暗示这是个荒僻冷清的地方,反而强化了风雪夜的孤独感。

3. 前后句的动静对比:前句是急促的运动画面,后句突然定格成静态的雪景,就像电影镜头从跟拍马蹄切换到广角雪景,在节奏变化中让人自然产生"终于能歇脚了"的共鸣。

这种写法高明在:明明只写了赶路和雪景两个元素,但每个字都在传递温度——风雪夜的寒冷、独行的孤寂、找到村庄的慰藉,都藏在看似简单的画面里。就像我们发朋友圈说"加班到凌晨打车回家",短短几个字就能让人联想到整段经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