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知人喜天亦喜,作麽钟鸣鸡未鸣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乙丑改元开禧元日》

开禧元祀更元正,宿两新收放晓晴。
夜半梅花添一岁,梦中爆竹报残更。
方知人喜天亦喜,作麽钟鸣鸡未鸣。
老子年龄君莫问,屠苏饮了更无兄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哲理的画面,可以这样理解:

1. 前半句“方知人喜天亦喜”
就像我们心情好时看什么都顺眼,这里说当人发自内心欢喜时,连天空都显得格外晴朗。其实不是天在高兴,而是人的快乐情绪感染了周围的一切,反映了“境由心生”的道理——你的心态决定了你眼中的世界。

2. 后半句“作麽钟鸣鸡未鸣”
用钟声和鸡鸣的矛盾制造趣味:明明该打更的钟响了(表示夜深),可公鸡却还没打鸣(通常破晓时才叫)。这种时间错乱感暗指人在喜悦或专注时,常常会忽略常规的时间流逝,比如熬夜做喜欢的事却不觉得困,所谓“欢娱嫌夜短”。

整体魅力
通过对比日常现象(天空变化、钟表鸡鸣),把抽象的情绪体验变得生动可感。既说出了快乐能改变人对世界的感知,又暗含“热爱可抵岁月漫长”的积极态度,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又觉得贴切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