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砚旋研墨。

出自 宋代 晏几道 《思远人·红叶黄花秋意晚》

红叶黄花秋意晚,千里念行客。飞云过尽,归鸿无信,何处寄书得。
泪弹不尽临窗滴,就砚旋研墨。渐写到别来,此情深处,红笺为无色。

现代解析

“就砚旋研墨”这句话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文人日常场景:随手就着砚台,一边转动手腕研磨墨块。

它的魅力在于用极简的动作传递出闲适自在的文人气息。试想这样的画面:书桌前,有人随手拿起半干的砚台,不急不缓地转着墨条研磨,墨香渐渐晕开——这个动作既带着随性(“就”字体现顺手而为),又暗含专注(“旋”字展现手腕转动的韵律感)。

更妙的是,五个字里藏着中国传统文人的“生活美学”:不刻意准备新砚台,不着急慌忙地磨墨,而是在现有条件下从容开始创作。这种将日常琐事转化为雅趣的态度,正是古人把平凡过成诗意的智慧。

晏几道
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“二晏”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《小山词》留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