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淹来守是邦,始构堂而奠焉,乃复为其后者四家,以奉祠事。

出自 宋代 范仲淹 《严先生祠堂记》

  先生,汉光武之故人也。相尚以道。及帝握《赤符》,乘六龙,得圣人之时,臣妾亿兆,天下孰加焉?惟先生以节高之。既而动星象,归江湖,得圣人之清。泥涂轩冕,天下孰加焉?惟光武以礼下之。

  在《蛊》之上九,众方有为,而独“不事王侯,高尚其事”,先生以之。在《屯》之初九,阳德方亨,而能“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”,光武以之。盖先生之心,出乎日月之上;光武之量,包乎天地之外。微先生,不能成光武之大,微光武,岂能遂先生之高哉?而使贪夫廉,懦夫立,是大有功于名教也。

  仲淹来守是邦,始构堂而奠焉,乃复为其后者四家,以奉祠事。又从而歌曰∶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!”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讲的是范仲淹(字仲淹)到某地当官后,为当地做的一件暖心实事。他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:

1. "来守是邦":范仲淹被派到这里当地方官,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或县长。

2. "始构堂而奠焉":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建了一座纪念堂。可能是为了纪念当地某位值得尊敬的历史人物,就像现在修建名人纪念馆一样。

3. "乃复为其后者四家":更贴心的是,他特意找到这个先贤的四户后代。"复"字说明这些后代可能原本生活困难,范仲淹帮他们恢复了应有的待遇。

4. "以奉祠事":安排这四家人专门负责祠堂的日常管理和祭祀活动。这样既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,又让纪念活动有人传承。

整句话展现了范仲淹做事的特点:既有文化情怀(建纪念堂),又注重实际效果(解决后人生活问题)。他用一个巧妙的安排,同时达到了纪念先贤、照顾后人、延续文化三个目的,体现了一个好官员的责任心和智慧。这种既务实又有人情味的做法,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点赞。

范仲淹

范仲淹(989-1052年),字希文,汉族,北宋著名的政治家、思想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,世称“范文正公”。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,写有著名的《岳阳楼记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