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愁脚力软,未必圣门深。

出自 宋代 杨万里 《题刘朝英进斋》

灯火三更雨,诗书一古琴。
惟愁脚力软,未必圣门深。
莫笑云端树,初如涧底针。
不应将一第,用破半生心。

现代解析

这句话可以理解为:一个人最怕的不是能力不足,而是缺乏坚持的毅力——即便你天赋平平,只要肯一步步往前走,终能抵达高深的境界;若总觉得自己"走不动"而放弃,再浅的门槛也会变成天堑。

它用"走路"比喻求学或追求理想:
1. "脚力软"不是指腿脚无力,而是比喻遇到困难就想退缩的心态。就像爬山时总喊累要放弃的人,其实离山顶只差几步。
2. "圣门深"也不是真的指门很深,而是说看似高不可攀的目标。就像站在山脚仰望会觉得山顶遥不可及,但每个登山者都知道:抬脚就离顶峰近一步。

最妙的是后半句的转折——不是圣人的门槛太高,而是我们常常在出发前就被自己想象中的困难吓退了。就像现代人常说的"不是因为事情难而不敢做,是因为不敢做而让事情变难"。这句话提醒我们:阻碍往往不在外界,而在自己心里那个总想打退堂鼓的声音。

杨万里
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-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著名诗人、大臣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为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0